<td id="e9neq"><strong id="e9neq"></strong></td>

    <thead id="e9neq"></thead>
<sub id="e9neq"></sub>

    <optgroup id="e9neq"></optgroup>
      首頁>檢索頁>當前

      設計挑戰性問題是教師重要的專業能力

      發布時間:2022-12-26 作者:許林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民族教育》

      學習始于問題。若教師設計的問題太簡單,會導致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停留在淺表層面,無法深入理解它的內涵和外延。當學生長期處于簡單問題和淺層化思考的學習環境中,會造成學生的學習思維模式僵化、能力水平下降,甚至表現出厭學的傾向。而挑戰性問題,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思維活動,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所謂挑戰性問題,是指解決問題所需的知識背景是常見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式、方法卻是全新的,需要學生去研究探索。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提出挑戰性問題較少的根本原因在于對挑戰性問題的教育價值認識不足,缺少挑戰性問題設計的系統訓練。

      挑戰性問題本身必須具有思維價值。而思維有兩個重要特征,即概括性和間接性。從思維概括性的要求來看,所設計問題的答案不能是書本上現成的東西,不能是機械地記憶和模仿,必須要讓學生用自己內化的語言來表達。思維的間接性就是要讓思維拐個彎,問題的回答不是用簡單的線性思維,也不是從已知到未知的直接推演,需要通過假設的中間變量搭起已知與未知之間的橋梁。

      沖突性是挑戰性問題的重要特征。沖突性原本是文學創作的必備要素,它是指故事情節的發展要起伏跌宕、扣人心弦。沖突解決既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能把故事推向高潮。教育中挑戰性問題的沖突性,是在文學創作沖突性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為教師所設計的問題,要能夠挑戰學生的原有認知,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讓學生在激烈的矛盾中,引發持續探究下去的內在愿望,從而進入深度學習。

      挑戰性問題的解決策略、路徑和方法往往更具開放性和靈活性。面對挑戰性問題,那些經過題海訓練,精通各類題型及解題技巧的人并不占優勢,經驗會成為他們的束縛,使他們走不出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挑戰性問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促進學校落實雙減、走出題海,讓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真正轉向以能力和核心素養為中心。

      挑戰性問題還可以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突破學生原有的知識體系、概念體系和認知結構,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真實地體會到僅靠單一學科知識的積累并不能有效解決問題,讓學生在研究和探索挑戰性問題的求解過程中,體驗到項目學習和靈活運用多學科知識,進行跨學科研究的價值和意義,從而有目的地去豐富知識結構、完善知識體系,努力建立起新的認識結構。

      設計出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對教師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需要教師站在更高的高度,用更專業的思維,不唯書、不唯上,自覺沖破思維禁錮,從本質上對各種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挑戰性問題設計是教師多種認知能力的綜合體現,應當成為未來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領域。

      (作者許林系江蘇省鹽城市教科所原所長,現為江蘇省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特聘專家)(《中國民族教育》2022年第12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dgnc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无码A级毛片无码中文字幕
      <td id="e9neq"><strong id="e9neq"></strong></td>

        <thead id="e9neq"></thead>
      <sub id="e9neq"></sub>

        <optgroup id="e9neq"></opt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