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e9neq"><strong id="e9neq"></strong></td>

    <thead id="e9neq"></thead>
<sub id="e9neq"></sub>

    <optgroup id="e9neq"></optgroup>
      首頁>檢索頁>當前

      “四個結合”讓綜合素質評價真實高效——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德潤學校綜合素質評價研究與實踐

      發布時間:2022-12-26 作者:陳靜 莊春榮 崔秀梅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民族教育》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基礎教育保障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的重要制度,受到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基層學校的高度重視。但因其評價的是學科考試難以考出、紙筆測試難以表達的綜合素質,在操作層面面臨許多困難。濰坊市奎文區德潤學校通過四個結合,較好地解決了綜合素質評價與學校課程實施兩張皮、評價辦法難以操作等問題,較好地發揮了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作用。

      綜合素質評價與課程實施相結合

      課程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五育并舉等目標的主要載體。因此,學生的課程修習情況應該也必須是對其進行綜合素質評價的主要依據。為此,德潤學校對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進行了基于國家課程標準的融合,形成了三位一體的校本課程體系,制定了課程學分管理辦法,課程評價結果全部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

      如,學業水平評價,主要看語文、數學等文化課類學科課程、研究性學習等修習過程中的表現和成果。學期初,學校統一部署,各學科教師整體規劃學期課程,形成學期課程綱要,在課程綱要中,要求教師對課程評價作出詳細規劃,包括評價方式、評價內容、評價標準等。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關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態度、習慣和方法等,有利于幫助學生管理好自己的學習過程,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種以終為始的學期課程設計,突出目標導向,不僅對學生發揮了良好的導向、激勵作用,對于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又如,藝術素養”“身心健康除評價學生參加戲劇、舞蹈、書法、運動會、藝術節等藝體活動情況外,重點考查學生藝術、體育課程修習情況。德潤學校的藝體課程采用模塊化教學方式,校本化后的藝體課程除完成國家課程標準要求外,音樂方面還強化歌唱、巴烏、吉他彈奏、名曲欣賞等模塊,體育則重點強化籃球、排球和花樣跳繩等模塊。所有模塊課程修習情況都納入評價。

      為增加課程的豐富性和可選擇性,學校開設了100多門校本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按照個人興趣、特長進行自主選擇,要求學生每學期至少完成一門選修課程的修習,選修課程修習情況,按照學分納入綜合素質評價。每學年學校會調適優化課程門類設置,以期讓課程更好地適應學生成長。

      綜合素質評價與課程實施的無縫隙對接,一方面,將學生在學校各門課程的學習形成教、學、評一致的閉環,有助于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調動學生學好每一門課程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引導學生不斷發現自己的興趣,挖掘自己的潛力,發展自己的特長,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讓每一個生命得到健康成長。

      通過實踐與研究,學校充分認識到,綜合素質評價不再是多出來的一件事,而是課程實施過程中必備的評價環節,是全面落實國家課程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綜合素質評價與課程實施緊密結合,減輕了師生的評價負擔,有效保證了國家課程方案的全面落實和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質性評價與量性評價相結合

      量性評價難以反映出學生全部的成長過程,特別是難以表達學生的個性化特征,學校通過質性評價描述量性評價無法表達的學生個性、特長和發展潛能,引導學生更好地發展。

      學期初,育人導師指導學生完成個人檔案、行動計劃,將個人興趣愛好、行動計劃與國家、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通過樹立目標、制定計劃,明確自己現階段的努力方向和行動重點。學期中,成長導師指導學生做好寫實記錄,對參與的重大活動、發生的重大事件如實記錄。為規范寫實記錄,學校設計了《德潤學校學生重大活動(關鍵事件)寫實記錄表》,要求學生記錄活動或事件過程,并描述自己的收獲與感悟,由教師進行評價。學期末,學生個人參照自己的寫實記錄和實際收獲,完成寫實性總結報告,小組同伴、導師、家長分別完成相應的寫實性評價報告。

      寫實性評價較好地體現了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讓每個孩子體會到同伴、老師對自己的關注和理解,從而使師生、生生關系更加和諧,學生自主發展、主動發展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同時,教師看到的不再是學生一張張測試卷,給到學生和家長的也不再是一個個干巴巴的分數或等級,而是學業水平等級+個性化寫實評語,實現了由育分到育人的轉變。

      全面規范與突出重點相結合

      綜合素質評價的條目不在于量多,關鍵要突出重點。學校力求做到讓評價內容突出主要矛盾,不面面俱到,重在針對性和適切性。避免因評價條目過多過細捆綁學生手腳,壓制孩子們鮮活生命生動活潑的成長,也減輕不必要的評價負擔。

      如思想品德評價,鑒于思想品德具有不穩定性、內隱性和個人獨特性,評價難度大、敏感性強等特點,考慮到初中學生還是成長中的孩子,學校對思想品德只進行質性評價。為規范學生品德行為,學校將日常規范管理中的個人評價和小組評價以月度文明學生和文明小組評選的方式呈現。同時,用正向評價量表來引導學生的品德發展和行為習慣養成。量表使用方法是,班主任每周利用班會時間指導學生對照《德潤學校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自評量表》進行自我反思、自我評價。間周進行同伴評價,同伴間相互肯定優點,指明不足。自我評價和同伴互評均不計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只用于引導教育。同時,育人導師每月與學生進行一次面對面談話交流,及時解決學生成長中的困惑。

      如身心健康評價,學生身心健康涉及方方面面,指標有很多,學校只把視力變化、體重/身高、肺活量三個指標納入綜合素質評價,突出初中階段學生身體健康方面的主要矛盾,引導學生和家長高度重視用眼衛生、體重控制以及體能鍛煉。至于學生的心理健康評價,因其敏感、不宜量化操作,學校將其作為質性評價內容,重在引導與激勵,不進行量化評價。

      學校在學生課堂學習任務單的最后設計了學后反思板塊(見表1),引導學生每節課都對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反思、叩問,這些問題言簡意賅,條目不多但直指學習力核心,不斷引導學生走向積極學習、主動學習、愉快學習。

      主觀評價與客觀評價相結合

      無論單純的主觀評價還是單純的客觀評價,都無法全面呈現一個孩子的綜合素質。學校堅持在量性評價中保留主觀評價并占有一定比例。同時,在不影響科學性的前提下,盡量使用客觀評價。主觀評價與客觀評價相結合,盡量加大客觀評價占比,使評價越來越科學、客觀、公平公正。

      例如,學期評價中的學業水平、身心健康和藝術素養維度均采用主觀評價+客觀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其中,主觀評價占25%5/20分),客觀評價占75%15/20分);勞動與社會實踐則全部采用客觀評價方式。

      主觀評價主要考查學生的興趣、態度、習慣、方法、意志力與持久性等品質,且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有所側重。評價標準與學生正向評價量表中相關維度的指標完全一致,每條評價標準設置完全做到”“基本做到”“一般”“基本做不到”“完全做不到五個層次,分別對應5—1分。例如初三年級學業水平維度主觀評價量表(見表2)。

      主觀評價每學期末進行一次,由班級評價小組依據該維度主觀評價標準對全班學生逐一評價。學校特別關注了主觀評價操作過程的公平性,班級評價小組于評價前臨時組建,由相關維度的任課教師和學生代表組成,包括任課教師在內,學業水平評價小組1517人,藝術素養、身心健康等維度評價小組79人。

      客觀評價,依據評價標準,客觀記錄學生取得實際成績或客觀數據,按比例折算計入相關維度即可。如身心健康,客觀評價包括學生的體質監測結果、模塊課和體質檢測成績按比例折算。如:小剛,體質監測結果、模塊課和體質檢測成績三項按照比例折算共得分14.5分(滿分15分),主觀評價4.8分(滿分5分),則小剛身體健康維度評價結果為主觀評價+客觀評價結果=19.3分(滿分20分)。

      學生得出各維度成績后,按照濰坊市的相關要求,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等級化處理,從高到低按照30%A、50%B、嚴格控制D的原則劃分每個學生各維度的等級。各個維度的評價標準都印在《學生成長記錄冊》上,日常用于引導學生自我反思,期中進行試評價,期末進行正式評價。在評價實施過程中,客觀評價結果占總分的85%以上,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評價的客觀公平。

      學校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目標為導向,頂層規劃課程體系,通過綜合素質評價與課程實施相結合,實現“‘五育并舉、融通發展;通過質性評價與量性評價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同伴、導師的作用,幫助學生自我反思,不斷明確個人發展的方向,營造理解、尊重、和諧的成長環境;通過全面規范與突出重點相結合,著眼于學生的長遠健康發展,評價的導向性更加鮮明,同時減輕了教師評價的負擔;通過主觀評價與客觀評價相結合,力求實現評價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四個結合讓綜合素質評價更加真實高效,從根本上帶來了教師的理念與教育教學行為的變化,促進了學校的高質量發展。

      (作者陳靜、莊春榮單位系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德潤學校,崔秀梅單位系山東省濰坊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國民族教育》2022年第12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dgnc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无码A级毛片无码中文字幕
      <td id="e9neq"><strong id="e9neq"></strong></td>

        <thead id="e9neq"></thead>
      <sub id="e9neq"></sub>

        <optgroup id="e9neq"></opt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