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e9neq"><strong id="e9neq"></strong></td>

    <thead id="e9neq"></thead>
<sub id="e9neq"></sub>

    <optgroup id="e9neq"></optgroup>
      首頁>檢索頁>當前

      新時代北京“組團式”教育援藏工作的思考

      發布時間:2022-12-26 作者:周曉宇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民族教育》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專章論述、專門部署,明確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的戰略地位愈發凸顯,深度服務、有機融入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特征愈發鮮明。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西藏工作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對組團式教育援藏工作再思考、再認識,是自覺從國家戰略要求出發謀劃和推動教育援藏工作,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深刻領會新時代教育援藏的核心要求

      西藏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西藏工作。2015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改變西藏面貌,根本要靠教育。同年12月,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社部啟動組團式教育援藏工作,2019年、2021年中組部、教育部多次進行專題部署。組團式教育援藏是民族地區教育發展模式與援助模式的雙重轉換,注重發揮援藏團隊協作效應,快速提升受援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同時充分發揮受援學校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整體助推西藏基礎教育發展。

      組團式教育援藏是增進群眾福祉、凝聚人心的民生工程,是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的政治工程,關乎國之大者。做好新時代教育援藏工作,要從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事,以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為綱科學謀劃,以中國式現代化的模式標準為基統籌實施,以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要扎實推進。要凸顯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發揮好教育援藏打基礎、謀長遠、補短板、惠民生作用。要有機融入西藏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聚焦教育軟實力提升,以扶智扶治扶技扶志為著眼點和突破口,增強教育援藏的示范引領作用,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上作出新貢獻,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上下更大功夫,在聚焦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聚力四個創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上發揮更大作用。

      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黨的二十大報告鮮明指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北京教育系統以援藏、援疆等為重點,深化教育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援藏教師扎實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發揮首都教育資源優勢,與受援地干部教師同頻共振,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任何一個思想觀念,要在全社會樹立起來并長期發揮作用,就要從少年兒童抓起。北京教育援藏團隊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核心目標,把愛國主義精神貫穿學校教育全過程,把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重要內容,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根鑄魂,旗幟鮮明地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充分發揮思政課在課程體系中的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作用,深度挖掘各學科所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學會責任擔當。要注重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深入挖掘身邊的思政資源,用新西藏的發展成就教育學生,用身邊的英雄模范感染學生,用鮮活的案例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傳承紅色基因,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青少年的心靈深處,讓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成為各族學生的自覺追求。

      促進交往交流交融。第三次對口支援西藏工作會議強調,做好新時代新階段援藏工作,要把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北京教育援藏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組織拉薩青少年赴京進行科技之旅、成長之旅、文化之旅,與北京學生開展結對認親、文藝會演、體育比賽等聯誼活動。依托互聯網+,創新開展云上三交,組織兩地各族學生廣泛開展云合唱、云朗誦、云端同上一堂課等交流活動,拓展三交時空。充分挖掘首都豐富的社會資源為學生服務,如聯合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依托珍貴的文物和史料開展云上宣講,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積極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優化三交育人環境,促進各族學生語言相同、心靈相通。通過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引導各族師生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教育部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以核心素養導向為工作主線,對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給予了明確規定和具體指導。北京教育援藏團隊要站在培養時代新人的政治高度,發揮專業優勢,帶領受援地教師深入研究新課標,準確領會每門課程的育人目標,深刻理解各學科的育人價值,做到教有據、學有法、評有尺,以培養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要聚焦課堂教學主渠道,按照核心素養本位的特點規律深化教學方式改革,綜合運用啟發式、探究式、情境式、參與式教學,開展研究型、項目化、合作式學習,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能力的基礎上,通過實踐獲取、理解和運用新知識,在實踐中建構、鞏固、發展新能力,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推進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基本內涵和顯著特征,是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和動力引擎,線上線下融合已成為新時期常態化教育供給模式。北京教育援藏團隊要把握好第四次教育革命大趨勢,率先樹立教育數字化理念,將數字教育由基本手段轉化為基本形態,從而把數字資源的靜態勢能轉化為教育改革的強大動能。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基礎教育,帶頭探索雙師課堂、融合課堂、智慧作業、個性化學習、網絡教研等多場景應用。切實用好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北京數字學校、西藏教育珠峰旗云等優質數字化教育資源,服務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學習。把教育信息化作為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

      打造高素質專業化的新時代教師隊伍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隊伍是實現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北京教育援藏團隊發揮傳幫帶作用,著眼受援地教師成長,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彰顯組團式教育援藏培育造血機制的價值追求,從根本上助力西藏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將師德師風建設貫穿教師隊伍建設全過程。經師易得,人師難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是師德師風。廣大援藏教師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領受援地教師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自覺用四個意識導航、四個自信強基、兩個維護鑄魂,認真落實四有好老師標準,做好四個引路人。要帶頭落實好西藏自治區黨委要求,始終秉承師道,努力做信念堅定的表率;主動涵養師德,努力做道德高尚的表率;不斷錘煉師藝,努力做傳道授業的表率;自覺賦予師愛,努力做大愛無邊的表率。要做受援地青年教師的知心人、引路人,在思想上引導、工作上指導、情感上關心,幫助青年教師打造過硬業務水平,錘煉高尚道德情操,讓青春在立德樹人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將教研科研融入教師成長和學校發展全過程。教研科研制度是我國基礎教育的特色和優勢,對教育改革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驅動和引領作用。要加強受援學校教研基地建設,增強教研科研意識,點亮教學智慧、激發教學熱情、喚醒創新潛能。要重視循證研究(evidence-basedresearch),將教研科研得到的證據置于組團式教育援藏和受援學校改進的核心位置,突出對專業理想和專業能力提升的引領作用,探索組團式教育援藏科研協同創新有效路徑。要將首都教研科研優勢與受援地教師熟悉教情、學情、校情優勢有機結合,以實施新課程新教材、探索新方法新技術、提高教師專業能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為重點,緊密聯系教育教學一線實際開展研究,深化對教育教學規律性認識,探索適應新時代西藏教育發展需求的育人模式。

      將教師培訓融入組團式教育援藏全過程。教師培訓是筑基固本、補短扶弱、提質增效,從根本上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的一項關鍵工作。北京教育援藏團隊要突出教師培訓基礎性、長效性作用,堅持不懈做實、做細、做深。要優化培訓內容,聚焦教師專業發展核心素養和教育教學基本能力,引領受援地教師堅定職業理想信念,更新教育理念,優化教學方式,突出實操、實用和實效。要創新培訓方式,通過師徒結對、同伴互助、案例研究、專題研討、學科工作坊研修、名師優課觀摩、自我反思等多種方式開展培訓,將援藏教師的傳幫帶、同伴的陪助促和受援地教師的學練思貫穿始終,引導教師將培訓收獲轉化為教學成效。要拓展培訓資源,以請進來、走出去、網上學等方式,充分調動首都優質教育資源和專家力量,為受援地教師成長服務。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北京組團式教育援藏團隊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強化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發揚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以首善標準奮力譜寫教育援藏新篇章。

      (作者周曉宇,系西藏拉薩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干部,北京教育援藏領隊)責任編輯:吳紹芬(《中國民族教育》2022年第12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dgnc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无码A级毛片无码中文字幕
      <td id="e9neq"><strong id="e9neq"></strong></td>

        <thead id="e9neq"></thead>
      <sub id="e9neq"></sub>

        <optgroup id="e9neq"></opt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