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探索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新模式相關情況
天津市教委
黨的十八大以來,天津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質培優,增值賦能,以質圖強,將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大有可為”的殷切期待轉化為“大有作為”的生動實踐。一是持續創新制度設計。先后部市共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示范區和“示范區升級版”, 成功打造海河教育園職教示范窗口,形成行業辦學、產教融合、工學結合、職繼協同等經驗做法,入選全國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省市,國務院通報表揚。二是持續完善職教體系。設立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率先建立完整的中高本碩博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深入開展中高職系統化培養和高職本科聯合培養,“海鷗現代學徒制”改革模式叫響全國。三是持續強化內涵建設。深化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推進以賽促學促教,連續十二年舉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7所高職院校、10個專業群入選全國“雙高計劃”,獲得國家首個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成果特等獎。四是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支撐產業引育,推動“產學研金服用”要素聚集,成功入選國家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堅持以用立業,成立28個職教集團,率先推行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專業“五業聯動”,高職專業對接全市主導產業占比98.87%,年社會培訓30萬人次。五是持續服務國家戰略。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首創并率先建成21個魯班工坊,全面完成習近平總書記部署的非洲魯班工坊建設任務。以職教幫扶助力脫貧攻堅,貢獻東西部協作精準幫扶“天津經驗”,為中西部地區19省市培訓萬余名師資。2022年8月,首屆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成功在津舉辦,習近平總書記向大會致賀信,為天津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政治動力、精神動力和工作動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明了職業教育發展方向,對職業教育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貫徹兩辦《意見》,落實教育部對天津提出的全國職業教育改革領軍者、新高地定位,破解產教融而不合、校企合作不深不實、提高職業教育適應性和吸引力等問題,在教育部的指導下,我市將在五個方面深化體系建設,推動改革落地。
一是加強關鍵能力建設。完善工匠之師培養體系建設,統籌推進教材和課程建設,建設一批師資培養培訓中心、課程開發中心、紅色職教思政育人場館和教學改革實踐中心。二是全面貫通人才成長通道。完善職普融通機制,探索中高職畢業生“學歷+能力”雙提升綠色通道,支持普通高校招收優秀中高職畢業生、生產一線優秀員工,建設高水平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和一批新型產業學院。三是服務產業轉型升級。深化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密對接天津“1+3+4”現代產業體系,建立課程教材產教聯合開發機制,建設實體化運行的區域產教聯合體和產業鏈產教融合共同體,校企共建開放式區域實訓中心,助力產業鏈價值鏈向高端延伸。四是打造國際交往中心。辦好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構建 “會、盟、賽、展”一體化的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嶄新平臺,與世界分享職業教育支撐高質量發展的中國方案。五是做優做強魯班工坊。服務國家外交總體大局,優化魯班工坊海外布局,為“一帶一路”合作國培養大批高素質、本土化技術技能人才。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教育部的部署要求,落實好兩辦《意見》,扎實推進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努力以天津之為服務全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dgnc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